1. 上好模具后,按照《成形条件表》上的运水接法接好运水,设定模温。
2. 设定好料筒温度。
3. 待模温上来后即可正式开始。
4. 首先参考成形条件表设定好射胶总行程。
5. 先调试出第一段行程,即胶料刚冲过水口一小段距离;
6. 再调试出第二段行程,即充满约95%~98%左右的产品的行程。
7. 再调试出最后一段行程,即刚好充满产品的行程,注意要精确到1~2mm,不能剩一点点未充满或充过太多。
8. 调试出此3段大行程后,可将第一段设慢点,第二段压力及速度设定为高压及快速,最大可90%以上(前提条件是不能大面积出现各种外观缺陷),最后一段需要将速度及压力再次调低。
9. 如果此过程中出现局部的困气,流动纹等与速度有关的缺陷,需衡量是什么原因而导致的不良及估出此缺陷所处的行程位置,再采取做填充析的方式找到其实际位置,在此位置前几mm及靠后几mm处增加一段慢速或快速的小行程去调试,以此类推支改善成形缺陷。
10. 保压(第一段建议设定为慢速及短时间),注意保压完后需检查其有无码模。
11. 为防止胶料在料筒停留的时间太长,规定残胶量为3~8mm,故在上述动作完成后,需将各段行程或加或减,将残胶量调整到此范围内。
12. 以上各段的压力和速度可参考已有的《成形条件表》。
13. 每一套模的冷却时间基本设定原则为:在保证产品长骨位或长柱位不变形,外观上不顶白、顶高的情况下,流道刚刚好冷却到可以取出即可,冷却时间不要太长。
14. 螺杆转速不需设定的太快或太慢,其回转时间比冷却时间略短即可。
15. 为加快成形周期,需尽量缩短开闭模的时间,但模具闭合时不可出现太大响声及保证自行落下的水口可安全跌落;调试机械手时,也需尽量使机械手落下模具中间的速度加快,以保证成形的中间周期控制在4~6秒之间。
16. 经过调试后,对照品质部提供的样品进行外观上的仔细检查(检查其有无细微的缩水、缺陷、流动纹、气纹、夹水线及颜色有无明显差异、外表上有无划伤或麻点锈点等),但此过程需控制在10分钟之内;如自检外观NG,参考上述第9条继续改善;
如自检外观OK,则以此条件成形15啤,一方面观察其外观上有无变化,如无,取第8啤,待其冷却后参照样品及《检查标准书》,测量其管控尺寸,OK即签加工板给生产组长生产,同时送首检。